
在过去,许多港口在夜里总能听到船舶柴油机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如今,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变得安静、清洁,这背后正是**“岸电电源系统”**的广泛应用。
作为港口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岸电系统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低碳航运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一、什么是岸电电源系统?**岸电(Shore Power)**指的是港口在船舶靠泊期间,通过专用岸基电源装置向船舶提供电能,替代其船载柴油发电机运行的供电方式。
船舶在停靠期间仍需用电维持照明、通讯、空调、冷藏及舱内设备运行,而传统的燃油发电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还会产生大量废气、噪声与碳排放。
岸电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它将陆地电网的电能经过变压、变频、隔离、配电等环节处理后,以符合船舶需求的电压和频率向船舶供电。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一个典型的岸电电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工作原理如下:
当船舶靠泊后,岸电控制系统与船舶电力系统进行通信与同步,通过自动同步装置确保电压、频率、相位一致后并网供电,船舶即可关闭柴油发电机,完全使用岸上清洁电能。三、典型案例与数据分析(1)上海洋山深水港岸电项目- 系统规模:1.5MVA交流变频电源系统
- 输出规格:440V/60Hz
- 项目效果:每艘船舶靠泊10小时使用岸电,可节约燃油约900升,减少CO₂排放约2.8吨。
- 2024年累计运行数据:节油160吨,减排500吨CO₂。
- 系统配置:双回路1.2MVA岸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 技术亮点:接入储能装置实现“削峰填谷”,并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运维。
- 节能效果:每年可节省燃油520吨,减少CO₂排放约1700吨,经济收益超80万元/年。
- 采用柔性直流岸电系统(±750V DC),并联光伏储能设备。
- 实测数据显示:系统综合能效提升约12%,谐波失真率降至2.6%,成为国内首批光储岸电融合示范项目之一。
- 节能降耗显著
- 船舶柴油机发电效率约30%,而岸电系统的综合效率可达90%以上,每小时节能约60%。
- 环境效益突出
- 每艘5万吨级船舶靠泊8小时,使用岸电可减少CO₂约2.5吨、SO₂约25kg、NOx约45kg。
- 噪声与振动降低
- 关闭船舶主发电机后,港区噪声可降低8~10分贝,改善作业环境。
- 设备寿命延长
- 避免频繁启停船用柴油机,减少机械磨损与维护成本。
中国电网标准为380V/50Hz,而国际航运船舶多采用440V/60Hz。
➡ 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变频变压电源系统实现电能变换,目前主流设备采用DSP数字控制与IGBT高频变换技术。
2️⃣ 系统兼容性与安全不同国家船舶接口标准不统一。
➡ 应对措施:推广IEC 80005国际标准接口,支持自动识别与防反送电保护。
3️⃣ 谐波与电能质量问题岸电负载变化大,易导致谐波畸变。
➡ 技术优化:采用有源滤波与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THD控制在3%以下。
六、经济效益测算(以500kVA系统为例)- 岸电+储能+光伏一体化
- 通过“源-网-荷-储”融合,实现港口微电网运行,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
- 智能运维与云监控平台
- 应用物联网与AI算法,实现设备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和能效优化。
- 柔性直流岸电系统
- 新一代系统采用柔性直流(VSC-HVDC)技术,能量转换更高效、系统更稳定。
- 政策与标准完善
- 交通运输部计划到2026年,全国港口岸电使用率将突破75%,并逐步实现国际航运兼容。
岸电电源系统不仅是港口节能减排的“绿色名片”,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
从沿海集装箱码头到内河船坞,从邮轮母港到渔业码头,岸电正在悄然改变港口的生态。
未来,随着储能、能量路由器、智能电网技术的融合,岸电系统将不再只是“供电设备”,而是港口能源管理的核心节点,让港口真正实现安静、清洁、高效的绿色航运新格局。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