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星舰队提前打卡莫斯科?”10 月 27 日下午 4 点 43 分,当那颗翡翠绿的光球拖着 200 米长的荧光尾巴划破红场上空时,全俄社交平台的服务器差点被网友的尖叫挤崩。
但比起 “外星人送快递” 的脑洞,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谢尔盖的结论更扎心:这团惊艳全城的绿光,不过是人类随手丢在太空的 “垃圾”,在大气层里烧出的末日级烟花。
“以为是手机镜头烧了,揉眼再看,整个人僵在原地。” 在红场拍秋景的摄影师安德烈,成了这场 “天际秀” 的最佳记录者。他手机里的画面显示,那个直径约半米的绿色球体像被点燃的祖母绿,从积云缝隙中冲出时毫无声响,尾部的荧光绿轨迹在蓝天背景下格外刺眼,划过克里姆林宫尖顶时突然碎裂,碎末像萤火虫般散落,前后不过 8 秒。
这场短暂的天象却在莫斯科掀起巨浪。安德罗波夫大街的咖啡馆里,食客们打翻咖啡追出门拍照;外卖员伊戈尔干脆停下车录像,直到顾客催单才想起自己的披萨还在保温箱里;连正在开庭的莫斯科法院都出现骚动,法官不得不暂停庭审让众人开窗查看。
最戏剧性的是一位大叔的自述:“当时正跟老婆吵架,抬头看见绿光差点跪下来忏悔,结果老婆比我先掏出手机,俩人对着天空拍了半分钟,架都忘了吵。” 这条帖子获赞 10 万,评论区笑称 “绿光治好了夫妻矛盾”。
莫斯科的绿光是孤例吗?翻开天文档案才发现,这颗 “太空绿宝石” 竟是横跨世纪的 “老演员”。最早的成名记录在 1948 年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当时洛斯阿拉莫斯核实验室附近接连出现绿色火球,空军 C-47 运输机机组人员甚至报告,火球曾与飞机平行飞行,逼得机长急转弯避险。
那位研究陨石的权威林肯・拉帕兹博士曾带队追查,按陨石轨迹算出落点后挖地三尺,却连碎片都没找到。更诡异的是 1957 年,美国科特兰空军基地的控制塔操作员亲眼看见无翼绿色物体在核武器储存区盘旋,雷达全程追踪却无法识别。这些案例让 “绿色火球 = UFO” 的说法流传了半个世纪。
俄罗斯更是绿光的 “常客”:2015 年西伯利亚的绿火球分裂成三颗光球,军方急着否认是军事演习;2019 年克拉斯诺雅茨克的绿光竟能变色,从绿到黄再到橙,最后成了无解之谜。
就连 2013 年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事件中,目击者也提到最初看到的是绿色闪光 —— 那次事件造成 1200 人受伤,直接倒逼俄罗斯建起 “树冠” 太空监测网,能盯住 3 厘米以上的太空物体。
“别再脑补外星文明了,这是典型的人造天体燃烧现象。” 俄罗斯科学院的谢尔盖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直接给网友的幻想泼了冷水。
他解释,绿色光芒来自太空垃圾中的金属元素,比如火箭推进器常用的铜或钡,在大气层中高速摩擦时,氧原子被激发就会透出翡翠绿,而碎裂则是因为残骸受热不均发生解体。
俄联邦航天局的数据更触目惊心:地球轨道上现在飘着 3.4 万块直径超 10 厘米的太空垃圾,小到螺丝螺帽,大到报废卫星,每年有 500-800 块会 “烧着下班”。今年 5 月,苏联时期的 “宇宙 482” 航天器就坠入印度洋,当时的发光特征和莫斯科这次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2019 年克拉斯诺雅茨克的绿光会变色,太空垃圾能做到吗?” 天文科普博主 “星空挖掘机” 解释,这可能是多种金属混合燃烧的结果,比如铜先燃烧出绿光,接着铝燃烧呈现黄色,最后镁元素带来橙色,就像 “太空垃圾在表演化学魔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事件还闹了个小乌龙。俄乌冲突的敏感背景下,不少市民第一时间摸出手机查防空预警,莫斯科州长沃罗比约夫连夜在 Telegram 澄清:“防空部队确认这货没进识别区,跟军事行动半毛钱关系没有!” 结果评论区更热闹了:“官方这么急着撇清,不会是怕我们找外星朋友评理吧?”
“以前看 UFO 靠脑补,现在看绿光靠太空垃圾加场。” 网友的调侃背后藏着隐忧。1957 年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时,太空还是纯净的 “星际高速公路”;如今 60 多年过去,这里已成 “垃圾场”—— 除了 3.4 万块大垃圾,还有上亿块微小碎片,像沙尘暴一样威胁着在轨航天器。
2021 年,国际空间站就曾为躲避太空垃圾紧急变轨;2023 年,一颗报废卫星差点撞上中国空间站。更要命的是,这些垃圾会产生 “凯斯勒综合征”:一块碎片撞碎卫星,产生更多碎片,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可能让近地轨道彻底瘫痪 —— 到那时,别说 GPS 导航、气象卫星,连手机信号都可能消失。
现在各国已开始想办法:欧洲搞起 “太空扫帚” 卫星,能用渔网捕捉垃圾;美国测试激光武器,试图将小碎片推离轨道;中国则在研发可降解卫星,任务结束后自动坠入大气层烧毁。但这些努力就像在大海里捞针,目前清理速度远赶不上垃圾产生速度。
莫斯科的 8 秒绿光终究会被淡忘,就像 1948 年新墨西哥的火球、2015 年西伯利亚的光球那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那些在轨道上旋转的太空垃圾不会消失,它们是人类留给宇宙的 “文明伤疤”。
从仰望星空猜测外星来客,到如今看清绿光背后的自身印记,这或许是种进步 —— 我们终于明白,宇宙的神秘不需靠幻想填充,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人类对太空的肆意透支。当某天真的有外星文明造访,他们看到的会是井然有序的星际探索者,还是随手乱扔垃圾的 “宇宙流浪汉”?
下次再看到天际闪过绿光,别忙着拍视频发朋友圈,不妨想想:这朵 “太空烟花” 的燃料,是不是我们昨天随手丢弃的 “文明碎片”?毕竟,保护太空的纯净,才是保护人类未来的星空梦想。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