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工业大模型深度体验沙龙
Kunshan
2025 年 10 月 24 日,昆山友达光电未来工厂,由 SIP数字经济协会、SIP 制造业 CDO 联盟、昆山友达光电、达智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江苏分盟联合主办的【智慧制造 · 伏羲同行】AI 工业大模型深度体验沙龙如期举行。在各方的协力推动下,我们共同开启了友达光电“难得开启的大门”,带领嘉宾深入制造业前沿腹地,零距离探秘全球显示龙头的 AI 硬核实践。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 20 余位制造企业代表走进产线、直面专家、共话痛点,开启了一场从 “看见 AI” 到 “用起 AI” 的认知升级之旅。
看真场景:走进产线,看 AI 在产线上 “真刀真枪”
参访嘉宾步入友达光电昆山工厂,现场目睹 AI 视觉质检系统在短短 0.1 秒内便完成一片面板的检测工作,且漏检率低于万分之一;无人产线则借助 AI 技术实现了“自我管理”。真实可感的场景,让参会嘉宾深切体会到,AI 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切实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得力工具。
学真经验:专家演讲,拆解 AI 落地全路径
《昆山友达未来工厂:AI 技术 & 场景实战》
“为什么我的 AI 在烧钱,你的 AI 在省钱?”——这或许是当下制造业最扎心的灵魂拷问。
友达光电 (昆山) 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总监谢欣伟系统分享了友达在推进 AI 落地过程中的三大关键问题:
“为什么选 AI?”——基于 300+ 工艺步骤、高精度设备、多品种小批量的真实痛点;
“怎么落地?”——精准定位 AI 价值点与应用场景,通过 CV(计算机视觉)、VM(数据分析)、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 四大 AI 技术,构建从安全、品质到能耗的全链路闭环;
“踩过哪些坑?”——他以 “维修区人体滚轮清洁监控” 为例,分享了模型从初期准确率仅 23%,通过平台复训优化提升至 90% 的完整过程。
他强调:“AI 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与产线共同进化的过程。”
此外,他也指出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文化的再造。友达通过主管经理人班、跨界经理人、AI 应用型人才、AI 开发型人才、数字化技术士等一系列人才分类与培养机制,构建起了完整的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体系,为智造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伏羲工业 AI 平台:企业自驱动 AI 建设模式》
面对制造企业 AI 落地 “缺数据、缺算法、缺人才” 的三座大山,达智汇产品总监王潇给出了基于伏羲工业 AI 平台的破局之道。
不用从头建模型:伏羲工业 AI 平台提供模块化 AI 工具,支持企业快速适配自身场景;
低代码+可视化配置:即使非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也能构建 AI 应用;
大模型即插即用:内置 RAG 与 LLM 能力,轻松打造企业专属的 “数字助理”。
“我们不做最炫的 AI,只做最懂制造的 AI。”
伏羲工业 AI 平台全栈整合伏羲智算、伏羲智眸、伏羲智擎三大核心模块,为企业提供从数据挖掘、模型训练到知识生成的全链路 AI 服务,是专为制造业量身定制的企业自助 AI 赋能平台。
✅伏羲智算——无代码机器学习平台
支持因子挖掘、参数推荐、虚拟量测等场景;
一天上手、一周落地,大幅降低 AI 使用门槛。
✅伏羲智眸——零编程深度学习平台
一站式视觉 AI 开发,支持工业质检、智能安防、行为分析等;
提升 70% 应用开发效率,实现业务专家自主建模。
✅伏羲智擎——生成式 AI 平台
私有化部署大模型,构建企业知识库与 AI 助手;
应用于设备维修、品质分析、培训设计等八大场景。
聊真问题:带痛点来,带方案走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各自企业的具体痛点与现场专家展开了面对面的深入探讨:
“如何在小批量多品种产线落地 AI 质检?”
“怎样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的 AI 人才体系?”
“AI 项目如何量化 ROI,获得管理层持续支持?”
谢欣伟总监、王潇总监、达智汇 AI 产品专家张海英老师等针对企业痛点,给出了基于实战经验的定制化建议,现场互动热烈,交流持续至活动结束。
一位与会的制造总监感慨道:“这次不是空谈概念,而是真正帮我们理清了 ‘不会选、不敢转’ 的卡点。”
结语:制造的本质,是持续向善的进化
这场沙龙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展示了多少酷炫技术,而在于证明了:
▪ AI 不是替代,而是赋能
▪ AI 可以让产线更安全,让品质更稳定,让能耗更绿色,让经验得以传承
▪ 转型不是成本,而是投资
制造的未来,不是机器取代人,而是人机协同、共创共赢。
)
)
)
)

)
)
)
)
)
)
)

)

(轻微下巴后缩如何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