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脸进场、AI健身教练、数字孪生管理平台——这些曾经科幻感十足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国内众多智慧体育场馆的日常。
01 技术赋能,构建体育场馆的“智慧大脑”
智慧体育场馆的核心在于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全面感知、泛在互联、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智能控制功能的融合基础设施。
《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体育场馆智慧化的定义与内涵:它是为促进体育场馆向更加专业、便利、安全、节能环保等方向转型升级,以数字平台为核心的活动。
这些技术正重塑着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在赛事活动保障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场馆安防、人流、设施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以及快速调度指挥。
0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双重提升:管理效率与用户体验
对于场馆运营方,智慧化系统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济南奥体中心通过数字化系统监测各场馆人流情况、座位使用率等数据,据此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和设备,避免资源浪费。
在场馆节能方面,智慧管理系统能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环境数据等对水、电、气、热等能耗进行计量分析,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熄”的精细化管控。
对于消费者而言,智慧体育场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重庆奥体中心通过“渝快运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订场购票、办卡充值、健身指导一键完成。
03 科学健身与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推进
智慧体育场馆不仅改变着场馆运营和用户体验,更推动着全民健身向科学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福建秀屿区智慧体育公园,智能体测亭、智能健身驿站等设施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需求。
舒华体育工作人员指出,新一代智慧体育公园从实体与虚拟空间双维度构建体育生态系统,借助智能技术融合健身器材与公园环境,实现多元场景体验。
“体卫融合”成为创新服务模式。世摩科技幸福体育生活馆的AI查体区,不到一分钟就能生成包含身体成分、运动风险评估等多维度数据的详细报告,并为体验者量身定制运动方案。
04 政策支持与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
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要“加快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场馆管理和赛事服务”。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地方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少于1000个体育场馆”。
2026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联合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开展了《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工作,初步确立了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
各地也积极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形成了以“渝快运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平台、100多个智慧体育场馆为核心的智慧体育惠民平台。
从北京鸟巢的5G智慧化改造,到重庆两江四岸智慧健身长廊,从福建秀屿区的智慧体育公园,到济南奥体中心的数字化系统,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未来的体育场馆将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成为充满科技感的健康生活新空间。以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的观点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变革体育消费方式、优化体育产业供需结构的强劲动力。
1 8 8—3 1 1 8—3 2 1 3
旅游康养、职教园区、乡村振兴、场馆步道、健身中心,园林绿化、环境生态等策划包装投资运营建设升级!
生态研究
燕行说道
媒界评论
体教前沿
生态瞭望
燕行书屋
健身家园
政策公告
生态融合
燕行视角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

)
)

)
)
)

)
)
论坛重磅议程(亮点智能科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