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正浓,情谊更深。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与澳门妇联学校再度云端相会,续写教育交流的崭新篇章。
情谊相连·共话重阳安康
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的同学们提前主动查找资料,了解澳门地区过重阳节的独特习俗,如登高望远、敬老孝亲、品尝重阳糕点等,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发展。孩子们将这些内容精心融入自己拍摄的节日祝贺视频中,向澳门妇联学校的师生送上诚挚的重阳节问候。视频中,孩子们不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祝愿,还生动介绍了学校的STEM课程与项目成果,展示了同学们在创新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成为两地教育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温暖纽带。
与此同时,澳门妇联学校也特意录制了视频,与全校师生分享他们近期在STEM教育中的探索与成果。通过互看视频,大家不仅感受到了来自澳门同龄人的创意与热情,也进一步拓宽了对STEM教育多样性的理解。这份跨越地域的交流,不仅增进了两地学生的情感联结,也为双方在未来的教育合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与动力。
项目深耕·展现科创之力
回顾过往,合作的种子早已播下。据记者了解,去年在江苏-澳门中小学校长协作会上,两所学校共同签署了“STEM教学联合工作坊”合作协议。这一纸约定,正式开启了两校在创新教育道路上携手探索的新篇章,为后续一系列深入交流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自签约以来,两校围绕STEM教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互动。
作为“山楂红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核心,“智慧采摘器”项目尤为亮眼。它以AI视觉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对山楂的智能识别与自动抓取。该项目不仅是信息科技与编程的完美协同,更融合了科学、劳动、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展示,体现了学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教育主张。
“和鸣”项目,则展现了同学们在机器人与生态艺术领域的卓越创造力。学生团队设计并制作了能够自主演奏的乐器、精美体现主题的场景,以及能够巡线移动、精准触发乐器演奏的“生态使者”机器人,用科技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生态文明乐章。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学校蓬勃发展的STEM教育生态,见证学生们从自主提问到动手创造的全过程。
携手前行·共创教育未来
“云端相聚,是两校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教育合作的崭新起点。”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袁媛表示,学校将与澳门妇联学校继续携手,以STEM教育为桥,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共同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书写教育交流的精彩华章。通讯员 郭雨欣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彩云

)
)
)

)

)
)
)
)
)
)
)
)
(龅牙下巴后缩男人面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