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的是:泛能源大数据: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
报告共计:83页
《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4》核心内容总结
《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4》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核心维度,构建了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系统评估了全球及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展,为政策制定、产业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蓝皮书明确,现代能源体系是融合技术创新、数字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架构,其核心内涵包括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化、生产消费的低碳化、供应保障的安全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化。评价体系涵盖清洁能源占比、碳排放强度、能源储采比、单位GDP能耗等多项指标,权重通过专家访谈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数据来源于国内外权威统计年鉴及数据库。
中国方面,2010-2022年现代能源体系综合指数持续上升至50.28,达世界中游水平。四大维度呈现差异化发展:清洁指数实现近5倍增长,年均增速15.76%;低碳指数稳步提升,2022年增长率17.62%;安全指数略有下降,受油气对外依存度上升影响;高效指数波动上升,年均增长3.44%。区域分布上,四川、北京、云南综合指数位居前列,形成高值集聚区域;东部省市清洁与高效优势显著,中西部能源富集省份安全指数领先,西南地区在清洁与低碳维度表现突出。城市层面,283个地级市呈现“南高北低、沿海优于内陆”的特征,资阳、攀枝花等依托清洁能源资源排名靠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挑战。
全球范围内,中国综合指数排名第39位,低于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但领先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北欧国家在清洁、低碳、高效维度全面领先,成为可持续发展典范;资源富集型国家在安全指数上表现突出,但清洁与低碳转型滞后;发达国家普遍高效指数领先,但面临能源安全挑战。
蓝皮书新增城市篇分析及莫兰指数空间统计工具,更精准呈现区域集聚特征与发展差异。展望未来,能源体系将向“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方向演进,科技创新与政策协同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可再生能源、数字化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将推动全球能源体系持续转型。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
)
)
)
)

)
)
)
)
验证码收不到?注册纸飞机卡在验证页的技术排查方案(Telegra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