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记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学生赴秋实农庄劳动实践
CCTV全频道宣传湖南讯:(通讯员:王俊林 龙新)10月28日至29日,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802名学生走进位于火厂坪镇的湖南省秋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学农”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在为期两天的实践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生产全过程,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科技兴农的意义。
开营仪式上,学校教学副校长李碧芬勉励同学们“在泥土的芬芳中读懂耕耘,在柴米油盐中理解创造”,学校教导主任刘红娟号召同学们“在劳动的火热中锤炼品格,在协作的温暖里学会担当”。随着学校党总支书记张盛虎向各营队授旗,劳动实践的序幕正式拉开,全体学生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投入各项农事体验。
制作桑叶粑粑环节,实践导师首先讲解桑叶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学生们体验了从桑树林中采摘桑叶,将掺和着碧绿的桑叶汁液与糯米粉揉合成团,制作成一个个椭圆略扁的桑叶粑粑,用新鲜的粽叶给粑粑披上了绿衣。当蒸笼升起袅袅白雾,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粑粑互相分享,从植物到食物的转化过程让不少学生惊叹“原来普通树叶也能变成美味”。
白菜种植区里,实践导师演示了松土、挖坑、栽苗的标准化动作。孩子们蹲在田垄间,用小手固定菜苗根部,仔细培土浇水。当得知一棵白菜需要经历六十天生长期才能端上餐桌,三年级学生邓涵俐擦拭着额头的汗珠说:“以后绝不再嫌弃家里的炒白菜了。”
最热闹的当属红薯地。在实践导师传授了辨别红薯根茎的技巧后,孩子们挥舞小锄头翻开泥土,每当挖出硕大的红薯便爆发出阵阵欢呼。搬运过程中,孩子们提着一袋袋红薯满载而归,踉跄的脚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重量。
“快乐厨房”则成为劳动成果的升华之地。实践导师示范了切菜的安全姿势、控制灶火的要领后,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练习打蛋,第一个蛋液中夹杂蛋壳,掌握动作要领后,第二个便能让蛋液轻松脱离蛋壳;有的专注地将黄瓜、火腿肠切成薄片,有的在实践导师守护下学习掌控柴火灶的火候,当夹杂着柴火独特风味香喷喷的黄瓜、火腿肠炒鸡蛋相继出锅,孩子们争先请老师品尝自己的手艺,灶台间飘散的不仅是菜香,更是成功的喜悦。
结营仪式上,学生们争先分享劳动感悟。五年级学生李昊展示着磨出水泡的手掌动情地说:“我现在才明白,食堂里每粒米饭都凝结着汗水。我们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将来发明更智能的农业机械,让农民伯伯不再这么辛苦。”这番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许多孩子纷纷表示要珍惜粮食,用知识改变传统农业。
夕阳映照的实践基地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挂着汗珠的笑脸与飘香的灶台,共同勾勒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生动的画卷。这场融合传统农事与未来畅想的实践课,已在802颗心灵中播下知农爱农、科技兴农的种子。
责编/谭俊峰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