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近日,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型双燃料客滚船“GNV・北极星”号正式交付,将于明年1月投入地中海航线运营。令人振奋的是,这艘能搭载1500名乘客、配备免税店和儿童游乐区的豪华船舶,从墙面材料到客房家具,所有内装实现了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打破了高端内装依赖进口的局面。
“以前船舶内装的防火门、家具材料大多要从国外进口,不仅成本高,售后服务还要等上数月。”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建造经理王永刚介绍,如今船上的减摇鳍来自上海704所,防火门由江西朝阳厂生产,从设计到交付的全链条都能在国内完成。
这种转变背后是关键材料的技术突破。浙江企业研发的新型合金热塑板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难题,这种五层复合板材比传统进口材料减重42%,还能耐受-50℃的低温,单船使用可节省成本3200万元。更厉害的是,它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的防火认证,烟雾毒性比欧盟标准还低40%,让国产船舶拿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同学们,造船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因为一艘船的内装要用到钢铁、电子、家具等50多个行业的产品。“北极星”号的建造像一根“纽带”,串联起了全国的产业链:中船九院负责艺术设计,711所提供节能发电系统,陕柴重工配套发电机组,形成了“兄弟企业协同造船”的格局。这种协同效应让造船效率大幅提升。广船国际从以前3年造1艘船,变成现在1年能造5艘。
从“一五”计划造出第一艘国产船,到现在内装100%自主可控,国家的每一步规划都在铺就强国之路。这艘驶向地中海的“中国造”船舶,正带着国产技术与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