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近日,阿根廷古生物学团队在内格罗河省的荒原中取得重大发现:一窝距今约7000万年的恐龙蛋化石重见天日,其中一枚外壳光滑完整,宛如刚煮好的水煮蛋,让科学家们直呼“神奇”。
据考察领队介绍,这枚珍贵的恐龙蛋大小与鸵鸟蛋相近,蛋壳不仅几乎没有破损,表面还保持着自然的光泽。更令人惊喜的是,团队发现的并非孤例,而是一整个恐龙巢穴的化石,现场还散落着其他蛋壳碎片。
通过蛋的尺寸和外壳特征,研究人员初步判定,这些蛋的“主人”是波纳帕特掠龙——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它们被认为是现代鸟类的远古祖先。
同学们,肉食恐龙的蛋比草食恐龙的蛋更难保存,因为它们的蛋壳更薄、更脆,类似现代鸟蛋,很容易在漫长岁月中碎裂。像这样完好保存7000万年的标本,堪称罕见。考古现场还发现了哺乳动物牙齿和蛇的脊椎化石,暗示这里在远古时期曾是热闹的“恐龙育儿场”。
目前,这窝恐龙蛋已被送往阿根廷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家计划用高精度扫描技术对蛋体进行检测,最大的期待是能发现胚胎痕迹。如果能找到软骨或血管的化石痕迹,就能帮我们还原这种恐龙的成长过程,甚至揭开恐龙向鸟类演化的更多秘密。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