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鼠之名”,刻下人类又一次远征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近日,4只小鼠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赴太空,此刻,它们正在积极适应中国空间站中的“新家”。
这4只编号为154、186、98、6的小鼠经过了考验极大的层层筛选训练,最终从300只相同品系的小鼠中脱颖而出,来到了距离我们约400公里的深邃苍穹。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实施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实验,为进一步理解空间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在新华社发起下,网友们纷纷为“太空小鼠”取名:有活用热梗的“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有充满童年回忆的“舒克、贝塔”,有蕴藏诗意的“凌霄、启明、逐辰、擎穹”,还有饱含祝福的“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你是否有一瞬间的疑惑:编号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为这4只小鼠取名字呢?
说起“C341”,它可以指列车的车次,但提到“菲利塞特”,它是第一只到达太空的“小猫宇航员”。小狗“莱卡”、小鼠“赫克托”,以及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了我国火箭飞行试验的“小豹”和“珊珊”,从拥有名字的那一刻起,它们不再是面目模糊的“某一个”,而是清晰笃定的“这一个”。从此,它们的生命与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事业汇流,再也无法分割。
名字是记忆和情感的锚点,在我们尚未意识到的时候,许多美好的感情已倾注于取名的字里行间。珍·古道尔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说:“我认为人类真正的智慧,是与同理心连在一起的。”我们观看纪录片,感慨“鼠道之难”的那一刻,正视和尊重它们的付出与贡献的那一刻,文明的齿轮又向前转动了一格。
在时间的汪洋中,语言和文字是独属于人类命运航船的锚点。当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被风沙抹去,一段文明的历史便就此丢失;当一卷竹简从尘土中重见天日,先民便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某天,当4只小鼠的名字被再度提起,我们便记得,中国探索太空中生命可能性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天,“嫦娥奔月”“火神祝融”的神话,承载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新内涵,承载着人类历史中浩瀚宏大的主题。与此同时,那些小动物的身影与生命是何其微小,但从“它们叫什么名字”开始,就在历史的轨迹上有了无法抹去的印痕。它们的名字,将与人类科学的里程碑一起,共同走进公众内心深处。
(红霉素软膏可以涂痘痘吗))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