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这事儿真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啊!
江科大那个郭伟,咱们的首席科学家,最近被曝出打假的事,闹得挺大啊。这位国家重点人才的业内知名专家,这次可是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些挂着众多名头的头衔,全都是假货,紧接着郭伟的前学生林楚也忍不住了,终于站出来说话了,历经多年忍耐之后。
说这位科学家从没给他讲过课,忍不了那种无奈的感觉,只好退学了,关于这事儿还有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细节……

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发出的一份通知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热议和关注。有不少网友都感到挺震惊的,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公开的年代,居然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郭伟这人,学历也就高中文化水平,但竟然一下子变成了江科大的教授和博导,光是这转变,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电视剧里都不敢这么写吧,他倒是玩得挺溜,难道就一点都不怕被揭穿?心态真是太自信了,令人佩服。
展开全文
听说郭伟自吹自己是1994年陕西省的高考状元,还曾在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深造,专攻纳米技术这个领域。
不仅如此,他还有许多让人敬畏的头衔,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悄悄给自己贴了一层金,真让人叹为观止。

听说,他挂着不少重量级的头衔,除了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国家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还是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他还曾是俄罗斯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不过后来 verified 大部分证书都是假货,江科大也直接公告了郭伟在学术上有不端行为,已经被学校开除。

有人就在疑问啦,毕竟他在学校“招摇撞骗”了这么长时间,难不成没有人觉得不对劲?按理说,这种高学历、专业背景的人,应该很快就能被揭穿吧。
接着,记者还联系上了郭伟以前带的学生,听林楚讲,早就察觉到这位导师不一样,事情其实早就有些征兆了。

作为郭伟的前学生,林楚毫不犹豫地揭露了他的真面目,他说,自从2024年9月入学到2025年3月退学,这位导师从来没有为自己授课过。
其实学校原本也给郭伟安排了两门面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不过他都以没时间为借口直接拒绝了,没上过课,自然也无法看出导师真正的水平。

在学校待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差不多都在干些琐碎的事,不是帮博导收快递、做PPT,就是打印资料,甚至还有帮他报销一些花销。
有些报销的花费根本就没有,表面上写的是实验经费,但实际上有的用来帮博导搞宣传报道,有的则是以主编、副主编身份出现在书里的那些开销。

林楚提到,他从刚进校第二个月开始就发现了博导的问题。虽然说自己是研究生,主修机械工程,但他依然察觉到导师那边的一些不对劲儿。
让林楚感到疑惑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博导的专业素养。提到专业话题时,他一点也不像个博导,脑子里没有多少专业知识。还在聊电动自行车的时候,便让人觉得有点奇怪。

专业的人,一般会从车子的性能、或者电池的功率什么的入手,可博导偏偏只讲车子的外观,扯的是车子的颜色。
随后,林楚对博导开始存疑,原因只是一篇论文,让他觉得非常奇怪。那篇论文里有一张彩色照片,明显不是博导本人,根本就是两个人的模样。

这让林楚对博导之前的猜测变得更有把握,但当时还在学校,林楚也不能就此公开批评博导,毕竟那样显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公开资料上说,当年那位博导得了685分,拿了陕西省的高考状元,然后就被西安交通大学的材料学专业录取了。

查证之后发现,那位理科状元其实叫楚怀湘,考上的是清华大学,和那位博导完全没有关系,根本就是伪造了高考状元的身份。
其实,那些在国外深造的经历,几乎全是虚假的,要么是和导师合写的论文根本没有,或者根本不是他们之前导师的研究方向。

不过,林楚一直都说,郭伟在他心里的印象挺不错的,个子不高,身材胖胖的,看着挺随和,说话也带点幽默,可是他总觉得郭伟身上似乎还带点“优越感”。
他总爱炫耀自己多厉害,特别喜欢提起自己那徒弟在讴歌期刊上发表了重要论文,还跟某个主编打得挺熟,说想发表论文只是打个电话的事儿。

不过媒体记者经过全面核查,发现郭伟以前名下一共有九家相关公司,最初好像是经营纳米技术相关的生意,对这块倒也算是略懂一些,但怎么说呢,也绝算不上专家。
他名下的九家公司里,现在有一家已经注销,四家被吊销了,剩下那四家目前状态都不正常。他曾因为民事纠纷和银行借贷的问题,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列入了“黑名单”。

从这事儿来看,恐怕“吃亏”最厉害的还是林楚呀,作为这个假冒博导的学生,他一入学就一直没人指导搞科研,要么是推脱责任,要么就是让他自己查资料自学。
只要写出点啥来,总免不了被导师屡次批评,要么就是一直让他干些琐事,他还曾向学院领导反映过心里的不满,可结果都没啥效果。

农村出来的孩子想考到博士,真是不容易,没有啥靠山没有背景。要不是没有离开江科大,或者这次郭伟被揭发,林楚或许早就选择一直保持沉默了。
毕竟对于一个看似“高位”的导师来说,要让林楚“闭嘴”简直太轻松了,没人敢冒险揭穿,就连他主动申请退学时填写的理由,也就是经济困难,中断学业罢了。

今年他都32岁了,虽然终于找到一家愿意接受他继续搞研究的高校,但中间也陷过不少的弯弯绕绕和坎坷,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憋屈的。
要是遇上个靠谱的导师,这一年大概就不会白白过去,很多好的机会也不会轻易错过... 原本的人生规划也都被打乱了。

一个细心编造的谎言终于被揭穿,可由此引发的伤痛和反思还远没有结束。对林楚来说,那浪费的一年时间和被打乱的生活安排,都是永远弥补不了的遗憾。
幸好,真相终究没有一辈子藏着不说,林楚最后狠下心来,做出了勇敢的决定,也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也盼这次风波能成个狠狠的警钟,让学术保持纯粹,虚假的东西别再藏着掖着,更希望像林楚一样坚持梦想的学生,未来能遇到好的引路人,他们的才干和拼搏,能被真心和实在所珍惜。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