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对抗流感的药) 99xcs.com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高发季。

这一高发季与我国冬春出境游高峰重叠。随着出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公众出境游热度上升,国际旅行作为流感全球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流感传播风险,给公众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严峻考验。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在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在流感抗病毒治疗中,药物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被推荐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物。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不断优化,公众出境游热度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出境人次将超过1.55亿。国际旅行是流感全球传播的驱动因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每年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包括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每年全球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约29万至65万人死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教授指出,流感绝非“大号感冒”,尤其在旅途劳累、抵抗力下降时,风险更高。在医疗体系和语言可能陌生的国外,感染流感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为棘手,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流感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家庭游和与朋友结伴出国旅行的游客而言,旅途中突发流感不仅严重影响行程体验、增加就医负担,还可能导致家庭成员感染。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流感患者发病3天左右,其家庭成员感染率为38%;而在发病10天内,家庭成员感染率高达50%。

李侗曾教授强调,旅行者无需过于恐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每年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提供保护。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及时服用玛巴洛沙韦也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向同行家人的传播。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及时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玛巴洛沙韦可以阻断病毒复制,全程只需服用一次,一天就能降低体内病毒帮助恢复,使用方便。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指出,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主要的措施。针对存在感染后可能发生流感重型/危重型的高危人群,建议在暴露后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进行暴露后预防,可能会降低高危人群出现症状性季节性流感的风险。

目前,我国有多种流感药物获批上市。上述专家共识指出,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作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物,玛舒拉沙韦、昂拉地韦、法维拉韦等可作为备选治疗药物,阿比多尔也有使用。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但昂拉地韦仅对甲型流感有效。

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对不同人群安全性良好,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玛巴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单剂量口服方案有助于提高用药便利性及依从性,且病毒水平下降更快。玛巴洛沙韦在改善乙型流感症状上显著优于奥司他韦。

2016年罗氏制药专利到期后,国内开始出现大量仿制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截至2025年11月3日,以“奥司他韦”为关键词搜索,中国药品批文已达138条。此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和干混悬剂先后被纳入第七批和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变革。

近年来,玛巴洛沙韦市场销售额实现快速增长。2026年和2022年,玛巴洛沙韦在中国医院终端和零售终端销售额分别为30万元和0.53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到2024年玛巴洛沙韦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大关。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增长空间依旧可观。2023年中国抗流感用药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同比增长197.51%。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24-2028年中国抗流感用药市场规模有望以年复合增长率20.2%持续增长,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9亿元。抗流感药需求激增 谁能抢占C位 市场竞争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