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安子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其场景化应用不断拓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在智能应用普及率持续提高的当下,身为科技型企业的中国电信不断强化自身科创能力,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迈向数智化。
我国生成式AI高质量普及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前,大模型的应用正在加速迈向大众市场。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看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是数字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鲜明信号,折射出两个关键趋势:智能化将实现关键跨越,普惠化将走向深处、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等各个环节。同时,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探索实践日趋深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场景,还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实践。
走出数字化AI道路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元年,在各类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以创新能力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在创新层面,中国电信持续“加码”。目前,中国电信已自主打造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基础大模型体系。在语义大模型方面,对外开源首个基于全国产化万卡集群和全国产化深度学习框架训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星辰语义大模型TeleChat2-115B,在SuperCLUE综合能力榜单位于第一梯队;在语音大模型方面,打造业界首个支持4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语音识别大模型,已具备高仿真和零样本复刻能力;在视觉大模型方面,升级视觉大模型至TeleSearch 2.0,具备基于知识的视图万物布控能力;在多模态大模型方面,则发布了首个央企全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打通短剧及影视制作各个环节。
多领域应用推动AI走深向实
如今,中国电信致力成为智能算力主要提供者、通用大模型先行者、行业大模型共拓者、智能化产品服务普惠者和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守护者。因此,中国电信亦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深入行业,进行成果转化。
在工业领域,中国电信打造全方位智慧工业能力,涵盖工业高质量数据集、星辰MaaS平台以及工业智能体平台,并同步落地多项场景应用,包括智能工业质检、安消一体与视觉通用分析、企业智能客服和企业经营分析助手等。目前,该能力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制造企业,有效提升了质检准确率与生产效率,助力构建“智慧办公新生态”,以大模型之力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农业领域,天翼物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物联网能力底座,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立体感知监测体系,成功实现灌区全景可视化、天气预警智能化、用水计量精准化、灌溉决策自动化,精准破解农业灌溉管理痛点,助力传统灌区数字化转型。为当地农户带来真实改变,让过去“靠天吃饭、凭经验浇灌”的传统农耕模式被人工智能的智慧力量所改写。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