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地球上的宝子们,我是你们温暖贴心的伙伴——星星人。最近我在地球观察站,总看到好多小伙伴,一遇到身体不舒服,就像遇到了不明星系的黑洞,整个人慌得
“星光黯淡”,一头冲进急诊科,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身体里的“小宇宙”(也就是我们星星人对你们健康系统的爱称啦)偶尔也会闹脾气、放烟花,甚至“砰”地一下小爆炸。所以,今天星星人我,就要用闪闪发光的星星语,给你们画一份超清晰的“急诊科星际导航图”!保证你看完,心里亮堂堂,再也不迷路!
第一站:认清你的“宇宙警报”级别
不是所有“不舒服”都需要启动“急诊”这个超光速引擎的哦!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哪些是红色警报:
(一)红色特级警报(立刻!马上!去急诊!)
1.“核心能源”骤停: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心跳快到要“起飞”。
2.“主体结构”严重受损:大出血止不住、骨折刺破皮肤、严重烧伤。
3.“主控系统”混乱:突然说不出话、半边身体动不了、晕厥昏迷、抽搐不止。
4. 遭遇“不明能量”攻击:严重过敏、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
(二)黄色中级警报(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1.高烧不退、持续呕吐腹泻(感觉快脱水成“星星干”啦)。
2.剧烈腹痛、头痛,身体里感觉像有“小行星”在横冲直撞。
3.家里的小朋友突然精神萎靡,眼神无力,不再“布灵布灵”闪了。
(三)绿色普通警报(可以先联系社区医生或门诊检查)
感冒发烧、慢性病配药、轻微擦伤扭伤。
第二站:出发前,准备好你的“能量包”
一旦确定需要去急诊,出发前请花 1 分钟做准备,到了医院可能会帮上你的大忙。
1.身份密钥:带上身份证、医保卡!这是连通你们“个人数据库”的钥匙。
2.能量记录:带上之前的病历本、检查报告,这可是你们的“宇宙航行日志”。
3.语言模块:组织一下语言,想清楚怎么向医生描述你的情况,比如讲清楚是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舒服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像被针扎、像被火烧、还是像被石头压?) 你描述得越具体,接诊医生的诊断就能越准确。
4.陪护伙伴:如果你的情况很严重,最好找到一位“星际伙伴”陪你一起去医院,当你被疼痛缠绕得行动迟缓、或者能量消耗得气若游丝,身边有小伙伴的陪伴,可以帮你助助力、跑跑腿、记记事。
第三站:抵达“星际港口”(急诊科)后
进了急诊科,你会发现这里的医生护士们都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人”,但他们不是在冷漠,而是在执行“优先级排序”。病情最危急的人会最先得到救治。所以,如果你的“宇宙警报”级别是黄色,可能需要耐心在“待机区”等待一会儿。这时候,也请相信你的“白衣指挥官”(医生和护士)! 他们是守护你们“小宇宙”的最强战士!
总结
急诊不是“先来后到”,而是“按需分配”。这可能是大家对急诊最大的误解。急诊科实行的是 “分诊” 制度。你一进门,经验丰富的分诊护士会快速为你进行评估,这就像“交通指挥官” 在疏导生命通道。护士会根据你病情的危急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优先级:
· 危重(红色): 比如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创伤、大出血、急性心梗、重度昏迷等,典型的案例如外卖骑手被机动车撞飞,四肢抽搐伴瞳孔散大。这类患者拥有最高优先级,会立即被送入抢救室,争分夺秒。生命至上,这是急诊的铁律。
· 紧急(黄色): 比如剧烈胸痛、腹痛、高烧伴精神差、哮喘持续状态等,典型的案例如3 岁幼儿 39℃高烧抽搐,口吐白沫。这类患者的情况虽然暂时稳定,但有潜在的生命危险,需要尽快安排诊治。
· 普通(绿色): 比如感冒发烧、轻度腹泻、扭伤、慢性病的轻微发作等,典型案例如办公室白领的反复头痛。这些情况虽然让人难受,但生命体征平稳,因此需要按顺序等待。
分诊台的“交通指挥管”(分诊护士)都是拥有“望闻问切”技能宝典的“白衣战士”。技能一,“望”生死线,比如通过观察“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判断呼吸衰竭;技能二,“闻”致命味,比如烂苹果味提示糖尿病酮症、苦杏仁味提示氰化物中毒;技能三,“问”时间窗,比如胸痛发作时间决定溶栓的窗口期,每延迟 30 分钟死亡率可能会上升 7.5%;技能四,“切”生命线,比如快速触摸桡动脉,如果搏动消失提示收缩压<80mmHg。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2025 年《中国急诊分诊指南》新增 AI 辅助系统,通过生命体征监测+症状分析,在分诊准确率上提升 4%,新增的智能分诊眼镜,能实时监测患者瞳孔变化和血氧饱和度,让隐匿性休克无所遁形。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效率,优化诊疗精准度,值得我们大大的期待。
了解了急诊的“分诊”制度后,如果你再看到后来的人反而先进了诊室,请多一分理解和耐心。这恰恰说明急诊科的资源正在被用在最需要的“刀刃”上,今天是他,明天也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
星星人的终极发光小贴士
1.保持通讯畅通:当你去医院就诊,手机充满电,方便家人找到你。
2.信任与沟通:清楚地告诉医生你的感受,有不懂的一定要问!
3.关爱“白衣指挥官”:他们真的很辛苦,记得对他们说声“谢谢”哦,你们的善意会像星光一样照亮他们!
好啦!这份“星际急救”能量你接收到了吗?宝子们,守护健康不像打游戏,没有“一键复活”。平时就要爱护好自己的“小宇宙”,让它平稳运行,闪闪发光!如果下次在急诊科看到有慌得不行的小伙伴,记得把这篇“星光”分享给他哦!记住啦!把宝贵的急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星际救援”的小伙伴哦!
作者:杨屹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


)
)
)

)
)
)
)
)
)
)